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admin 2016-05-09
0 689
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原创 2016-05-09 张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摘要: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流动儿童群体在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公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流动儿童在上海市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及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为切入点,分析导致流动儿童受教育过程性别差异的原因,以及影响不同性别儿童受教育质量差异的因素,有助于缩小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差距。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及课堂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0所小学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群体尤其是低收入且以体力劳动为主家庭的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最大;这部分儿童所在家庭中传统的“重男”观念对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分工产生了初次影响,而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教师评价再次强化了其性别角色差异,并逐步导致学生课堂行为和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为缩小这一性别差距,除学校教育外,更需要流动人口提升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意识,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关键词:流动儿童;性别差异;性别差距
* 基金项目: 2015上海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性别和社会阶层的视角”(项目编号:15PJC035)和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教育学)“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受教育过程性别差异的文化社会学分析”(项目编号:15YJC880123)。
 
        促进公平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由此可见,《教育规划纲要》主要是从地域、城乡、阶层、民族和困难群体的角度考虑教育差距和教育公平。令人遗憾的是,这份指导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缺少从性别角度缩小教育差距的考虑,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及性别公平议题在我国仍然较受忽视。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发现
(一)流动儿童影响本地学校班级的学生性别比例
(二)流动儿童群体中劳动力阶层子女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大
(三)家庭因素初次影响流动儿童受教育过程与质量的性别差异的产生
      1.流动儿童比例高的学校男生比例高的根源:“重男”观念在现实生
活中的演绎
      2.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或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给学校教育造成困扰
(四)教师评价的性别导向再生产“重男”观念,再次加剧性别差异
四、结论与思考
 
      总之,学生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初次习得传统文化赋予的性别角色的隐含意义。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后,在课堂互动中,受教师态度、期望及关注的影响,他们对性别角色及行为倾向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一认识通过教师的评价及引导得到强化。
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师访谈,我们还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发现,教师在意识、态度、期望和关注等方面同样存在性别偏向。我们看到,教师受传统文化、社会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对性别角色差异有先入为主的预期;而在学校任职后,与教研组教师的经验交流,以及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影响了教师对男女生的态度及期望,进而影响到课堂互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选择。教师普遍对学生的性别角色、不同性别学生的能力及课堂表现等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而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及班级管理行为中的性别偏向,又影响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重点及行为表现。
“重视男生”这根主线连接并贯穿整个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偏向,只是呈现方式略有不同。如正向积极关注,有针对性与指向性的评价与引导,更多课堂关注,等等。当然,也有教师被动关注的因素,比如,因男生触犯纪律较多,教师在课堂中给予批评方式的关注亦较多;不过批评并非仅停留在口头及形式上,而是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规约这类男生,让其在课堂中安静下来,并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我们发现,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两性差异得以再次强化。教师侧重在抽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成就动机、思维反应、兴趣广泛、责任感、对挫折的忍受力等方面对男生予以评价、引导和鼓励。侧重在顺从、乖巧、安静、认真仔细、情感表达力、语言组织能力、爱面子、重自尊等方面对女生予以鼓励和引导。也就是说,在师生的课堂互动中,传统意义上的两性差异得以再一次强化并界限分明。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唯一一项教师们普遍认可的是女生“小帮手”的角色。女生常常协助教师管理班级日常琐事,教师也普遍认为女生足够认真、细心、踏实。如此种种,似乎与传统文化中的“重男”,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保持一致。
 
      这种传统观念,上海相比其他省市较弱,上海市内学校相比郊区农村学校较弱。由此可见,若想缩小此种性别差距,尤其是流动儿童在城市就读后逐步拉大的性别差距,不仅需要学校教育(尤其是教师)的更多关注,更需要流动人口自身提升个体教育意识,有效地与学校沟通。为更好地客观呈现并探究流动儿童与本地生源的性别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这里将流动儿童与本地生源试图分开探究,未来需要进一步以互动为视角,探究流动儿童的校园融入和社会融合等问题。
 [原文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