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中高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admin 2014-02-13
0 542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中高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在学校及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为流动花朵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才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一)主要工作与措施:
1、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A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自我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确保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B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师时间与学生时间的比大约是1:2)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C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D辅导: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各任课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E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生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F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实施“一人一课”制度。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5节以上。)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
8、数学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创设良好的
9、竞赛氛围。鼓励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0、继续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二)、具体安排。                                                                                                                       

 
   
                        
 准备周
2.8---2.10
1、学生报名及插班生的入学分班工作。
 
2、制定数学教研组计划及备课组、学科教学计划。
2.11—2.15
1、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过数学教学管理细则。
2、学期初工作检查(重点:备课)规范作业格式。
2.16—2.22
1、数学教研组重新落实教师“青蓝结对”工作。
 
2、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研究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及备课方案。
 
2.233.1
1、校级学科带头人优质课展示活动。
2、各年级数学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保各年级每周一次)
3.2—3.8
1三月份月检工作评估。抽查教案,了解备课情况。
2、六年级公开课。
3、第一阶段教学检测。     
3.9—3.15
1、三年内新老师汇报课活动。
2、全体数学教师对一月新授反思交流。
3.16—3.22
1、数学教研组校本培训。(观看教学实录)
2、数学教师去九小听课及教研活动。
3.23—3.29
1、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2、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座谈。
3、中高年级口算比赛。
3.30—4.5
1、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研究学习活动。
2、四年级公开课活动。
3、四月份教育教学常规检查。
4.6—4.12
1、数学学科调整教学进度,做好期中考试准备工作。
2、中高年级教学研讨会。
4.13—4.19
1复习迎接中考。
2、期中绿色指标测试。
十一
4.20—4.26
1、质量分析、第一期教学评比。
2、阶段质量分析会,校外素质教育活动。
十二
4.27—5.3
1、五年级公开课活动。
2、总结教学五环节实施情况,作业评比。
3、请九小老师来校听课教研指导。
十三
5.4—5.10
1、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研究学习活动。
2、三年级公开课活动。
十四
5.11—5.17
1、中高年级数学竞赛。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十五
5.18—5.24
1、数学组组织学生各类竞赛活动。
3、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
4、上课情况评比、开展优质课活动。
十六
5.25—5.31
1、 数学结束新课;制定数学学期复习计划。
 
2、 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研究学习活动。
十七
6.1—6.7
 1教学常规检查、对照计划检查进度。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3、开展优质课活动。做好各项评优工作。
十八
6.8—6.14
1、数学教研组工作成果汇总。
2、上交优秀教师名单。
十九
6.15—6.21
1、做好各项考务工作,组织期末考试。
二十
6.226.27
1、教师上交工作总结、教学反思和教学用书、教案、挂图等。
2、全体数学教师上交全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