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尹后庆:“课程德育”是加强德育的重要路径

admin 2018-12-12
0 1185
转摘:尹后庆:“课程德育”是加强德育的重要路径

 

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本文根据作者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德育创新论坛”的发言整理而成。

 

 

我今天的主题着重想讲,我们所有的学科课程怎么落实。体育、音乐、艺术、劳动技术,这些都是必修课,占了义务教育或高中学科的72%~75%,其中数理化大概占60%多一点。假如我们没有把德育充分落实到这些学科里,那我们就是搞了两张皮。

 

我的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中小学课程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需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面对如何育人世纪之问的回音。我们现在落实德育,千万不要把它只放在思想品德课、社会实践和班主任工作上。当一个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活动,都应该对学生的德行成长和精神升华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天,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剧增,使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价值追求更加多元,个性特点更加明显。因此,我们的德育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改变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培养,忽视德育实效现状。立德树人只有筑牢思想品德根基才能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现在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十九大、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因此,怎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放在我们面前的实践问题,是各类各门课程亟需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把德育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课程德育功能,实现从“德育课程”到“课程德育”转变。我们所有的课程都蕴含着德育的因素,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涉及到课程育人功能。课程实施中,德育与智育关系的处理,课程德育质量提升的路径等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首先,要进一步明晰“课程德育”的科学内涵,促进“德育”与“智育”深度融合,实现德育目标、内容与方式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创新课程德育的实施方法。同时提升老师课程德育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德育的任务。

   

第三个方面,推进“课程德育”主要环节,这是我今天讲的重中之重。

 

 

第一,达成对“课程德育”科学内涵共识。“课程德育”指各门类课程要立足于人的培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课程本体的认识为突破口,所有课程都要立足于本身。比如,数学同生活有什么联系,数学的社会价值、生活意义是什么。我在一所学校听过一堂数学课,这节课以任务贯穿。第一个任务是告诉学生们有40多家慈善机构,有关爱老人的,关爱儿童的,也有关爱流浪儿、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

 

第二个任务,给学生虚拟的一万块钱,请他们分给四家以上的慈善机构。分给谁,每家分多少,都由学生自己定,但是要说出为什么这么做。有的孩子说我要把更多的钱分给养老院。为什么呢?因为我家周边有几个老人,他们很可怜,我很同情他们;有的孩子说,我要把钱分给拯救动物的机构,因为流浪狗很可怜;还有的说,我要把钱给环境保护单位等等。

 

 

第三个任务,给你一张账单,收入是上面所说的一万块,支出显示某某机构支出多少,还剩多少,有的刚好分完,有的剩着零头。没关系,完成了,你分给4家,他分给8家,8家就有8张支票,然后开支票的老师就会问学生,这个支票是对还是错,一堂课就这么结束了,任务驱动。

 

我相信这堂数学课有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同时数学课在预设的情景里进行,里面好像又有德育。很简单,其实数学是高度抽象的,数学同生活的结合可以让数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然后对事物进行数学建模,这是有价值的。因此,课程本体认识为突破口,揭示其中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精神,同时融入体现、纵贯横通,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对课程德育概念的认识。

   

实施“课程德育”,要引导老师不断地发掘,赋予课程德育价值,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融合教学与德育,发挥课程知识、教学过程及学习方式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这句话我要拎出来专门说一下。我们学科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科知识,但是学科知识学习,它有个学习教学的过程,教学的过程怎么设计(是由老师决定的)。

 

 

如果教学的过程,是我把知识灌输给你,让你解释知识是什么,然后让你记,让你背,然后让你考试,考得好鼓励你,考不好批评你,这也是一个教学过程。学同样的知识,用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兴趣吗?他们能够认识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吗?能够认识知识的社会价值吗?显然不能,因此我们所谓的学科德育,一定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上的贴上标签,以为让这个知识直奔主题有利于德育,而有些知识本身是中性的。但是,知识一旦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同周遭生活的关系建立起来,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景化、问题化其实很重要。

 

 

学习方式。其实学习方式对于某一门学科知识背后的文化精神的发掘也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一直提倡问题化学习,它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不是把结论告诉你,而是把一个问题呈现给你,这个问题也许是你提出来的,或是老师提出来的,或是在老师启发下通过观察而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基于对问题的探求,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通过观察外部世界,在探求外部世界问题的过程中,他慢慢地理解和认识了外部世界。但是这个过程同时产生了另外一个结果,什么结果呢?当我作为学习者,作为主体,在洞察外部世界的过程当中,一定在不断地建构我自己怎么理解外部世界的这么一种思想精神。


 

 

首先,老师教给我的是知识,知识是用符号表达的知识的解释性意义,这些意义我要在真实情景里面理解。当我慢慢地理解外部世界的时候,其实我正在建构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观,我对外部世界怎么理解,怎么认识。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是不是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我们的德育工作不是要让大家建立三观吗?这个过程不就产生了吗?因此在对外部世界探求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建构,这是我们学习的本意,绝对不是把外部知识装到脑袋,而是通过对外部知识的学习,持续地发现自我,持续地解决问题,探索世界、认知自我、发展理性。如果通过学科教学,实现了这样十二个字,各位老师,德育在不在里边?三观在不在里边?所以学习方式非常重要。

 

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就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教育方针的,按照中国学生发展,所有学科都要去完成实现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每一门学科任务不一样,因为学科功能不一样,所有的专家都提炼了这门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做的贡献,这个贡献被称为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就要在学科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是按照素养去选择教学内容,而且要按照素养的实现去选择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的层级关系

 

 

 

因此,我刚才举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情景化、问题化、探究性综合课程等等任务都提出来了,这些方式其实是创新德育的实施方式,不要只看成是学科知识教学的方式。我相信这不仅需要贯穿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习者主体精神的确立,就是我刚才讲在外部世界的运行中建构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假如说面对问题,面对情景,一个学习者不是冷淡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他会在生活中间发现许许多多为什么,寻找到许多“为什么”的答案,他身上的火种就会转化成火焰,产生许许多多属于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火焰,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各位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智育德育是不是就交融在了一起?因此,当学科本身的社会意义和学科背后的文化精神被挖掘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在学科教学的海洋里面,他得到的是精神的滋养。对于学校来说,系统地做规划才有可能让所有的老师成为德育工作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课程德育。

课程德育价值传递路径

 

第二,理清“课程德育”内在机理。我刚才已经说了这点,每一门课程都有独特的课程德育价值,重点在:以课程本体为突破口,明确课程德育功能,发掘德育内容,体现德智融合。我们要让学生获得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的统一,这种统一是有可能实现的。

 

我小学还没毕业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我家庭出身不好,在家里干嘛呢,学哲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诸如此类的哲学观点。所以用唯物主义思路观察历史,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用辩证思维观察历史发展,形成历史辩证法,这些东西当时就形成了,这些是需要学习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最有体会的是什么?就是很多东西没真正读懂,一直到读了自然辩证法以后回过来才明白。这就是说,哲学的很多观念是出自于科学,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学科简单分成,这个是哲学,这个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里也会产生人的世界观。

 

每门课程教学都对学生的德行成长具有独特作用,也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课程德育价值有课程本质属性,有国际性、地域性、时代性、主体性等特点;课程德育价值确实比较复杂,因此要结合今天变革的趋势,同时了解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的素养。

 

第三,构建“课程德育”目标序列。我们的标准和教材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人的培养质量。我们要明晰课程标准,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分析,以及关联度分析,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为目标,研究从学科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的文化内涵。按照学科的特征和课程的特征,构建各门课程德育目标。

 

第四,创新“课程德育”实施方法。我刚才其实举了问题化学习的方法,“课程德育”主要价值并不在于传授德育知识,而在于使德育内化于心及外践于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思辨能力,一定采用的是以“情景濡染、启智润德、践行内化”作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德育实施方法。我们说三维目标,这堂课45分钟讲的内容里,第三维内容是什么?找不出来,不能硬贴标签。学习内容成为一个结构时,结构化程度越高,它的社会价值、应用价值越高。只有在应用过程中才会产生社会价值,那时候人的价值观才能基于这样的学习过程逐步体现,所以第三维目标绝对不是45分钟里教学的具体内容。不能简单机械地说,这个是知识与能力,那个是过程与方法。

 

发掘课程中的德育价值,捕捉教材以及学习生活中的德育素材(请大家注意,我这里加了一个学习生活)。我们德育的素材不仅在文本教材里,不仅在用符号表达的文本内容里,而是在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同学生周遭的生活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课程德育素材。把课程内容置于社会生活情景中产生濡染之效应,所有的学科都应该如此。原来大家不是很关注数学建模,我上次在上海实验学校,有一个老师专门搞数学建模的,我听了一下,很有道理。非常抽象的事物,外部事物的各种组合他可以探求规律,他可以用数据解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孩子们很感兴趣,学数学也来劲。

 

 

 

创新课程德育方法,要以思想方法在课程内容和德育之间架构桥梁、启迪智慧的同时启蒙理性、培育美善,产生润德之效应。当然我们也要创新德育方法,需要让孩子体验感悟、自主探究,采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等方式,在多种感官并用的体悟践行过程中产生内化效应。有一次我参加讨论尖子学生个性化的课程方案,当时我说尖子学生个性化的课程方案绝对不是物理化学越搞越尖,一定要把科学史加进去,让大家感觉到,人类科学发明的历史一定是针对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然后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用一种精神去克服困难,达到科学发展目标,又作用于人类文明发展。把这些展示出来,让孩子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看到具体知识,而是通过知识发现知识的社会价值,知识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贡献和作用。

 

今天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只作用于人类文明发展。大前天我在麻省理工参加了化学学院办的一个论坛,论坛上所有作报告的人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讨论用伽玛射线解决老年痴呆问题,讨论重新编辑人类基因解决人类疾病的问题。这两个学者讲完以后,关于基因编辑有人就提出:基因编辑能治疗疾病,但是一个非伦理的行为改变了一个正常人的基因编辑,会不会导致灾难?所以我们说课程德育,其实有非常多的内容是关乎到人类的精神发展,人类的道德成长的。

 

最后,“课程德育”的深化需要创造的条件。我这里说的是课程德育升华的时候所面临的困难。其一,课程育人要成为广大教师自觉追求。我们不能怪老师,我们长期的教育体系里引导老师、考核老师的,是这门学科的知识分数,我们的体系本身就不利于课程德育落实,因此也造就了我们今天的老师。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需要改变我们的老师。其二,继续深化“课程德育”实践方式的研究。我们要继续课程德育方法的研究,问题化、情景化,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在课程综合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把整个世界联系起来,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等等。我们要把已有的实践成果案例提炼成有效的方法手段,着力探索各类教学方式与策略的有效性,进而归纳出德育课程在方法论层面的指引。我想这个还是需要深化做的。其三,致力于“课程德育”评价的研究。课程德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完善的评价机制,研制评价工具、评价标准,可不像书面测验那么简单。假如说德育是德性成长,它有哪些方面的表现,表现程度应该怎么样,我们要把评价的框架、评价的可能水平要求提炼出来。因此,研制的评价工具、评价标准构建要体现学段差异,评价的目标体系要把顶层内容体系转化为可测量的学段德育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跟学科的评价建立在一起的。假如你是物理老师,你除了评价学生物理本体知识学习水平以外还要评价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当中,物理学习对他人观的影响。